杜甫:春望|chūn wàng
学段:初二上学期 学科:语文 来源:好学诗词网整理 作者:唐代-杜甫
原文正文:春望|杜甫|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|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|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。|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。|… > 原文注音注释
【译文赏析】
长安被敌人攻破,山河依然存在;春天到了,草木更加长满荒城。我感伤时事,泪水都溅落在花上;我怨恨离乱,鸟儿的鸣叫也让我心惊。战火持续了三个月,一封家书可抵得上万两黄金。满头的白发越搔越短.连一枚簪子也难以插上。
诗人感叹国事,思念亲人。“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”的句子承上启下,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。
『创作背景』
此诗作于肃宗至德二载(757年)三月。先一年六月,安史叛军攻进长安,“大索三日,民间财资尽掠之”,又纵火焚城,繁华壮丽的京都变成废墟。先一年八月,杜甫将妻子安置在鄜州羌村,于北赴灵武途中被俘,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,至此已逾半载。时值暮春,触景伤怀,创作了这首历代传诵的五律。
『古今异义』
1、(国)破山河在
古义:国都;今义:国家。
2、(浑)欲不胜簪
古义:简直;今义:浑浊;糊涂。
3、家(书)抵万金
古义:信;今义:装订成册的著作 。
4、(恨)别鸟惊心
古义:怅然;今意:仇恨。
『艺术特色』
情景交融
前四句重在绘景(山河、草木、花鸟),但景中有情(破、深、溅泪、惊心),而且景中有意(感时、恨别)。后四句重在抒情,是借事抒情(断“家书”,搔“白头”),情中有景。
意境深沉
“国破”然而“山河在”, “城春”可是“草木深”;花鸟本是娱人之物,反而“溅泪”,“惊心”,语意的强烈反差,语势的节节逆转,使诗人郁勃而顿挫的忧思情感获得艺术的表现。
一字传神
“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”中“破”字使人触目惊心,“深”字令人满目凄凉。“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”中“溅”、“惊”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动态美,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情感。